廊坊无损检测公司 天车第三方检测 焊缝检测公司
发射脉冲超声波,透过工件表面在介质中传播,遇到底面发生反射,反射波经接受在显示屏上形成底波。如果材质中存在缺陷,那么也会接受缺陷界面反射波并在显示屏上形成缺陷波。通过分析缺陷波的波幅、在时间轴上的位置以及波形特征来分析评价缺陷。
用途:检测锻件的分层、裂纹、夹杂、气孔,型材的分层、裂纹、折叠、夹杂,铸件中的气泡、缩孔、疏松、夹渣、热裂等缺陷和厚度测定等,焊缝中的裂纹、未融合、夹渣、未焊透等情况。
在线超声探伤设备-是钢铁生产线上对所需探伤钢管、钢棒、钢板逐一进行内部质量检测。
优点:穿透能力强;易于携带;具有对平面型缺陷的高敏感性,探伤结果快速却且准确。
局限性:被检表面要求光滑,便于传感器耦合;对细小裂纹探测困难;要有参考标准,要有素质较高的检测人员才能解释信号;对于表面粗糙和形状复杂的工作并不适用。
,天车无损检测公司。

钣金探伤检测项目需结合其 “薄壁、多冲压 / 焊接结构” 的特点,围绕表面损伤、焊接缺陷、成形缺陷三大核心,重点排查裂纹、变形、未焊透等风险,避免因缺陷导致结构强度不足或功能失效。
你关注钣金探伤项目很实用,钣金件多为设备外壳、支架等关键部件,比如汽车钣金、电器机壳,缺陷不仅影响外观,更可能削弱承载能力,检测才能保障使用安全。
一、通用核心检测项目(适用于多数钣金件)
无论钣金件用途如何,基础探伤需覆盖表面到内部的关键缺陷,确保结构完整性。
1. 表面及近表面缺陷检测
钣金件厚度薄(通常 1-10mm),表面缺陷易直接影响强度,核心用渗透检测(PT) 和磁粉检测(MT)。
检测内容:
冲压裂纹检测:用 PT/MT 检测冲压成型部位(如折弯处、圆角),排查冲压应力导致的 “冲压裂纹”(折弯半径过小易产生这类裂纹,多沿折弯方向分布)。
表面划伤 / 凹陷检测:目视结合 PT 检测表面,排查深度超 0.2mm 的划伤、凹陷(较深划伤会形成应力集中点,易在振动中扩展为裂纹)。
腐蚀缺陷检测:对暴露在潮湿 / 腐蚀性环境的钣金件(如户外设备外壳),用 PT 检测表面点蚀、腐蚀裂纹(腐蚀会削弱壁厚,降低抗变形能力)。
2. 焊接接头缺陷检测
钣金件常用点焊、缝焊、氩弧焊连接,焊缝缺陷是主要风险点,核心用超声检测(UT) 和PT/MT。
检测内容:
点焊 / 缝焊缺陷检测:用专用小直径 UT 检测点焊熔核尺寸(确保熔核直径达标,避免虚焊),用 PT 检测焊点周边,排查焊接飞溅导致的表面裂纹。
对接 / 角焊缝缺陷检测:用 UT 检测焊缝内部,排查未焊透(钣金壁薄,未焊透易导致焊缝完全失效)、夹渣;用 PT/MT 检测焊缝表面,排查咬边(咬边会减少有效壁厚,削弱强度)。
热影响区检测:用 MT/PT 检测焊缝热影响区(尤其是不锈钢钣金),排查焊接热应力导致的 “热裂纹”(热影响区金属晶粒粗大,易产生裂纹)。
3. 成形与尺寸缺陷检测
钣金件依赖冲压、折弯成形,成形缺陷会直接影响装配和功能,核心用目视检测(VT) 和尺寸测量。
检测内容:
变形检测:用直尺、激光测距仪检查钣金件平面度、直线度(如设备外壳平面度超差会导致装配缝隙),排查冲压后回弹、折弯变形(回弹量超设计值会影响与其他部件的配合)。
冲孔 / 切口缺陷检测:目视检查冲孔边缘、切口处,排查毛刺(毛刺超 0.1mm 会影响装配,且易划伤操作人员)、冲孔裂纹(冲孔直径过小或材料韧性差易产生裂纹)。
壁厚均匀性检测:用 UT 测厚仪抽检折弯、冲压部位壁厚(如折弯处壁厚减薄超 10% 会降低强度,需重新调整冲压参数)。
,廊坊天车无损检测。

钢水包焊缝(如壳体拼接焊缝、水口与壳体连接焊缝、吊耳焊接焊缝)是结构薄弱点,需采用 “磁粉检测(MT)+ 超声波检测(UT)” 组合方式,覆盖表面及内部缺陷,避免焊缝开裂导致钢水泄漏。开展磁粉检测(针对表面及近表面缺陷),检测范围包括所有焊缝表面及两侧 20mm 范围内的母材(热影响区),检测前需清理焊缝表面的焊渣、飞溅(用钢丝刷清理),表面粗糙度需≤Ra25μm。采用湿磁粉法(磁粉浓度 10-20g/L),配合磁轭(磁极间距 100-200mm),对焊缝进行 “交叉磁化”(横向、纵向各磁化 1 次),确保磁场覆盖所有缺陷方向。重点排查焊缝裂纹(磁痕呈线性、边缘尖锐,任何长度的裂纹均需标记)、未熔合(磁痕呈条状,边缘模糊,长度>10mm 需判定为不合格)、表面气孔(磁痕呈点状,单个直径>3mm 或密集分布需处理)。随后开展超声波检测(针对内部缺陷),采用纵波直(频率 2.5-5MHz)和斜(K 值 2.0-2.5),对焊缝进行 扫查,重点检测焊缝内部的未焊透(多位于对接焊缝根部,表现为底波下降或消失,深度>壁厚 10% 需返修)、内部夹渣(表现为缺陷波杂乱,单个面积>100mm² 需处理)、内部裂纹(缺陷波连续且尖锐,需确定裂纹深度、长度)。检测需依据 NB/T 47013-2015《承压设备无损检测》,焊缝合格等级需达到 Ⅰ 级(无任何裂纹、未焊透,内部缺陷尺寸符合限值);若发现不合格缺陷,需标记位置(距焊缝起点距离、深度),并监督返修(返修后需重新检测,直至合格)。